本文作者:访客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访客 2025-03-28 11:03:23 68576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摘要: 来源 | “上海报业集团”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平台凭借数以亿计的年轻受众群体、高度互动的社群文化、越来越开放的内容边界,越来...

来源 | “上海报业集团”微信公众号

小红书平台凭借数以亿计的年轻受众群体、高度互动的社群文化、越来越开放的内容边界,越来越受到主流媒体的重视。

不过,入驻容易, 运营难。如何在小红书平台上得到用户的青睐?上报集团几家媒体做了有益尝试。

新民晚报:96岁老报纸的10万+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新民晚报新媒体部编辑何迪做交流分享

前几天,小红书有条笔记:“为什么很多40多岁的人还在玩小红书”,引发大家在评论区集体回忆。

在众多80后回顾自己玩转网络生涯的留言中,一位用户的感叹特别醒目:“连《新民晚报》都在小红书冲浪呢!”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新民晚报”小红书账号

新民晚报2023年8月入驻小红书,今年2月喜提10万粉丝!

其中,35-4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超过四分之一。他们是社会中坚力量、消费主力人群,既是晚报的老朋友,也是小红书资深玩家。可见,晚报在小红书上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粉丝就是信心和底气,也希望通过服务好他们,来影响他们的孩子。

一年半来,新民小红书持续创新转型,收获了不少百万+、千万+观看量的内容,经历了3个阶段。

1.0阶段,试水图文表达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不照搬报纸或公众号的现成内容,编辑从图文笔记入手,学习制作精美封面,主打沪上吃喝玩乐的原创图文攻略,用美图美文积累了最初的几千名粉丝。

2.0阶段,探索视频摄制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小红书里的视频显示度越来越高,开始尝试自己拍自己剪。以前专为他人做嫁衣的新媒体编辑们走出办公室,从头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随着大家融媒技能包的不断升级,小红书粉丝也来到了五位数。

3.0阶段,扩大创作边界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瓶颈又来了,只靠一个部门,产量和视野都有局限,必须扩大选材范围,面向全报社的优秀作品。团队好中选优,再精心打扮,起标题、配文案、做封面、加花字……新民小红书有了更多轻量化、正能量、有趣味的笔记。

凝聚合力,粉丝涨得也快:从0到1万,花了8个月;从5万到10万,只用4个月。比如春节这条“罕见白鹿如画中走出”,就把评论区变成了薯友的大型“电子许愿池”,收获了本账号单条视频的历史最高赞:66万。

作为主流媒体,创作边界不能只停留在分享生活,还有两个重要抓手:

关注话题性强的民生新闻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比如今年全国两会,陈伟志委员呼吁“立法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创视频收获27万+观看量。前几天,定价30多万元的家庭机器人有望5年左右进入市场的消息,也引来许多粉丝热议。

正能量观点输出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回应关切、直击热点的独家评论,也同样受欢迎。账号多次发布“锋面评论”原创视频,第一条聚焦儿童网红账号恶意摆拍,就收获了43万观看量。

4.0阶段该怎么做?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增加二次元浓度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如何鼓励小伙伴根据兴趣开出更多垂类账号?如何打造人设更鲜明的头部民生IP?如何与平台加强合作、探索商业变现?答案应该就藏在永不停步的思考和尝试中吧。

上海支部生活:党建内容也能“潮”起来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上海支部生活》账号“知不同学”主理人侯肖林分享,该账号以“元气感”破圈,上线9个月粉丝达3.8万,笔记阅读触达超4500万。通过《党委、党组你还分不清?》等硬核知识轻量化解读,以及AI创作歌曲、直播党课等跨界尝试,“知不同学”成为凝聚年轻党员的新阵地。侯肖林总结:“真诚和专业是必杀技,党建内容也能‘潮’起来。”

上海日报:报纸也能成“潮玩”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上海日报》旗下账号NicheShanghai主理人戴茜分享,团队通过“哪吒头版”设计、直播带货等玩法,将报纸打造成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潮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万元。戴茜笑称:“盗版反而证明了我们的热度。未来,我们要让中国文化IP通过小红书走向世界。”

“上海学生英文报”:英语教育的“魔法课堂”

这几家报纸在小红书上玩出了花儿

“上海学生英文报”账号负责人高立以“当英语教育遇上小红书”为题,揭秘三大爆款制造机:精读研究所、英语人物热搜榜、学习装备补给站。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知识产品,年收入预计突破百万。40岁的纸媒如今站在新媒体浪潮上,本身就是最生动的转型故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