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货关税飙升!加州华人老板集体叫苦,慈善机构都成牺牲品

访客 2025-04-13 11:00:07 60573
中国货关税飙升!加州华人老板集体叫苦,慈善机构都成牺牲品摘要: 来源 | 星條探索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消息一出,旧金山市华人社区迅速掀起热议:“这场贸易战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华人社区日用...

来源 | 星條探索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消息一出,旧金山市华人社区迅速掀起热议:“这场贸易战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华人社区日用品商店“东风百货”在区内经营两家门店,主打经济实用的中国进口家庭用品。面对突如其来的税率调涨,老板李先生坦言已“摆烂”。他说:“这些东西是民生必需,民众还是会买,只是买得少一点。商家利润缩水、撑不下去就关门走人。大家都在撑,撑到哪天撑不动了,就散了。”

1

徐老板:生意会遭毁灭性打击

从事美中货运多年的徐老板表示,自己主要负责运输,报关与税金由客户处理,因此短期内业务受影响不大。但他坦言,有不少客户对未来深感忧虑。“尤其是那些进口高值商品的客户,担心利润被关税吞噬,生意会受到毁灭性打击。”

留学生小蒋四年前开始从事逆向“海淘”业务,帮助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过去几年靠此收入维持学费与生活开销,并计划毕业后与朋友合伙创业。然而,如今梦想遭遇现实重击。“125%的关税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我们的创业计划。”他们感到迷茫无助,不知道该如何转型或重启。

中国货关税飙升!加州华人老板集体叫苦,慈善机构都成牺牲品

贸易战的冲击,甚至波及本应无涉商业竞争的慈善领域。新侨服务中心原定6月举行大型食物派发活动,但受关税激增影响,相关物资出现短缺。行政主任陈浩源表示:“食品商会与大型批发商根本来不及囤货,捐赠物资来源大减,令他们不得不从有限库存中‘抠’出一些物资应急。”他感叹,连慈善活动都成了关税战的牺牲品,目前正积极联络善长人翁与社区资源寻求协助。

疫情期间,在华人社区都板街租用店铺的Trace,也成为此轮贸易冲击下的新受害者。Trace主营中国制的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原本期待暑假旅游旺季带来销售成长。她说:“我刚备好一批新货,没想到政策一变,只好先把准备装船的货品全部撤回仓库,等局势明朗后再决定是否运来美国。”她坦言,作为小型创业者,已经无法承受如此剧烈的政策风险。

2

中医师恐药价加至缺货

餐饮业同样受影响。华人社区老牌酒楼“新杏香”的关老板指出,虽然食材主要来自本地供应链,但各种包装材料如纸袋、胶袋、餐盒等多为中国进口。为此,他已提醒员工节省使用,准备打持久战。他说:“看似小项目的小钱,长期下来会是大开支。我们不知道这场关税战会打多久,只能早作准备。”

在华人社区开业20多年的陈姓中医师担心高关税严重影响中草药及中成药的种类、数量,最终是患者拿着医生的药方,在药店却无药可买。

中国货关税飙升!加州华人老板集体叫苦,慈善机构都成牺牲品

伊力臣药业的药剂师表示,原产地中国的中药可能卖少见少。记者黄伟江摄

3

供应商集体涨价

同样的,奥克兰市华人社区的小商业主也正面临严峻挑战。受近期关税政策影响,多家商户频繁收到供应商涨价通知,经营压力陡增。

华人社区杂货店店主裘先生表示,自上月起,几乎每隔几日就会收到供应商的涨价通知。由于价格波动频繁,店内价标需每日更新。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不知道价格会涨到多少。”裘先生无奈地说,“为了保证库存,每一批进货都在亏本。现在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能少亏多少。”

中国货关税飙升!加州华人老板集体叫苦,慈善机构都成牺牲品

某超市内一些来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暂时仍堆满货架。记者苏婕雅摄

同样深受影响的旺记超市负责人罗女士透露,近期顾客大量囤积酱油、蚝油、花生油、米粉、干面等耐储商品,“很多人直接按箱购买。”但来自墨西哥的鲜果蔬菜等生鲜产品则无法囤积,经营难度更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罗女士又接到供应商电话,通知下一批鱼露的来货价格将暴涨100%,从原来的每支6元飙升至每支12元。“这样的涨幅我们很难消化,但如果不进货,货架就会空着。”

业内人士指出,若涨价趋势持续,商户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推高华人社区社区的生活成本。部分店主已考虑缩减库存品种,或寻找替代货源,但短期内难解困局。

随着美中贸易冲突持续升温,关税政策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从进口商、零售业、学生到慈善机构,无一不受到波及。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华人社区商家与社区团体纷纷呼吁政府审慎施政,减少对基层民生的连带伤害。

这场关税风暴所引发的,不仅是财务压力,更是社区稳定与未来信心的危机。在中美关系尚未解冻的情况下,基层百姓与小商户恐怕只能在风暴中自寻生路,咬紧牙关,熬过这场未见尽头的贸易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