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风财经 | 银行理财收益冰火两重天 投资者如何抉择?

在全球金融市场因“对等关税”政策冲击而剧烈震荡的大环境下,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产生明显波动,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部分含权类理财产品因权益资产波动而出现亏损,而以债券资产打底的理财产品收益却节节攀升。这种收益分化现象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究竟该如何进行投资选择?
权益波动致含权产品亏损
固收产品收益攀升
近期,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含权类理财产品的亏损情况。其中某股份制银行一款混合类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稳健型R3,含权占比约50%,其中港股占权益资产比高达80%。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该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亏损。有投资者反馈,自己投入的2万元本金,单日亏损竟达1000元。还有一款中风险含权类理财产品,也让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有投资者吐槽,短短两天就亏损了3000多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债券资产打底的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十分亮眼。某城商行理财管理计划中的产品,从4月2日至4月8日,单位净值从1.1610稳步攀升至1.1662,实现了连续上涨。仔细分析其投资组合可以发现,该产品主要得益于对债券等标准化固收资产的投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债券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投资标的差异与市场环境
共同作用导致收益分化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明显分化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从投资标的来看,混合权益类产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有着本质区别。混合类开放式产品虽在投资上较为分散,但仍有相当比例投向权益市场,而权益市场本身波动较大、风险较高,这就使得这类产品的净值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反观纯固收类产品,主要投向债券类资产,债券市场相对较为稳定,收益也相对平稳。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从市场环境角度分析,美国施行“对等关税”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一政策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市场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高涨,大量资金出于避险需求涌入债市。资金的流入推动了债券价格上涨,进而使得纯固收类产品收益上升。而权益市场则受到冲击,导致混合类产品中权益资产价格波动,造成产品亏损。
理财公司发声
专家建议谨慎配置资产
面对市场的波动,招银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发声,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并关注债市阶段性配置机会。平安理财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一旦降准降息,市场上的资金会更加充裕,债券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债市收益率或向下突破,这对于投资债市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华夏理财也表示,二季度债市有望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建议投资者把握时机。
面对市场波动,业内人士建议不同类型产品的投资者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对于投资固收类产品的投资者,可以安心持有手中的产品。因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类产品受市场短期冲击较小,而且随着债市的利好因素,还有可能获得更可观的收益。而投资混合类产品的客户,则需要密切关注产品净值动态。市场波动时,混合类产品净值变化较大,投资者需重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若自身风险偏好较低,可考虑适时减仓,这样既能锁定部分收益,也能减少可能的损失。同时,可以适当降低权益类投资占比,增加债券类资产或者转投纯固收类产品,以此来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此外,投资者也可以将部分资金转向防御性较强的板块,比如消费必需品行业,这类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相对稳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滨 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