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佳集团深陷举报“罗生门”!主业已连亏14年...

撰文 | 杨波
近日,老牌家电企业深康佳A(康佳集团)被举报一事甚嚣尘上。康佳集团的内讧,也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万万没想到,康佳再次出现在舆论中心,竟是以这样的方式。
康佳集团深陷“举报门”背后,是这家老牌家电企业积重难返,每况愈下,连年亏损的现实。这个“瓜”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康佳又会不会像其他老牌企业一样,轰然倒塌?
1
“举报门”来龙去脉
根据公开的资料,大致的脉络梳理如下:
(图源:红星新闻)
1、收购
2018年8月,康佳集团通过增资和受让老股方式投资了九江金凤凰公司,并更名为江西康佳,成为持股51%的控股股东。根据2017年金凤凰营收4.95亿元,净利润1.1亿元计算,当时收购时估值15亿元,折合14倍市盈率。
当时双方对估值都满意。
作为收购条件,江西康佳原实控人朱新明及其妻子冷素敏、共青城金砖融投资、共青城新瑞投资共同做出业绩承诺,标的公司2018至2022年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0.6亿元、1.2亿元、2.5亿元、3.2亿元和3.5亿元,且五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1亿元。相当于“对赌”。
2、经营
收购之后,康佳集团对其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推动玻璃陶瓷材料在电子业务应用领域的实质性突破和落地。但是董事长,实际管理这家公司的,还是朱新明。
结果,2018年至2022年江西康佳的净利润分别为6009万元、-4099万元、-1.6亿元、-3.1亿元和-4亿元。
康佳这边肯定不愿意了,于是要求朱新明这边履行承诺,扣除尚未支付的股权转让款6118万元之后,还需要补偿9.38亿元。
朱新明这边不知何故,迟迟未支付,康佳就提起了仲裁。
根据“野马财经”披露,根据协议,此外朱新明等原实控人应向康佳集团支付估值调整金额12.28亿;履行回购义务,回购价款约11亿元。再加上业绩补偿,朱新明等共计需要向深康佳A支付32.7亿元赔偿责任。
朱新明迟迟不愿意履行,可能是这个金额“有点大”。
3、扯皮
据媒体报道,康佳表示,在尽职调查时,知道金凤凰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遗留问题,所以约定由朱新明解决问题,并做出业绩承诺。按照2017年1亿元的净利润,后面应该不至于年年亏损。
康佳集团对“野马财经”表示,朱新明可能很清楚业绩难以实现,甚至做好了应对仲裁诉讼的准备。
康佳集团把亏损的矛头指向了朱新明。康佳集团说,朱新明主导新建的纳米二线、康佳二线、新凤二线因设计缺陷不能正常生产,导致折旧和利息支出大;新建产线在融资租赁中,可能存在腐败,导致设备成本高于市场价;朱新明还涉嫌职务侵占巨额资金,导致江西康佳承担巨额财务利息..
所以,康佳集团下属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控告朱新明职务侵占,目前处于司法程序中。
结果朱新明这边,通过短视频,指控康佳高管周彬、刘喜田导演了一场资本游戏,让3.53亿资金在渤海信托、东方隆晨等机构之间疯狂转圈,最后有5000万不翼而飞,朱新明说自己成了冤大头,掏出9000多万填窟窿,结果钱没回来,还被康佳反手索赔。朱新明举报,康佳集团虚增利润4000万。
但是康佳集团对这些指控均否认了,并予以回击!康佳认为,朱新明的行为已“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及诽谤”,也报案了。
4、进展
上述案件经过多家媒体的发酵,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小编在短视频平台,已经找不到朱新明的举报视频,原因不明。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朱新明及其实际掌控的关联公司涉及的诉讼案件多达230余起,涉及被诉及待诉金额累计高达46.77亿元之多。
据康佳透露,朱新明目前已经身处境外,这或许将给案件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只能期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5、疑问
这宗并购案,总体来说还有很多疑问待解:
1、明明知道金凤凰问题多多,康佳当初执意收购为哪般?
2、作为51%的控股方,朱新明一直担任董事长,长期把持江西康佳的实际经营?康佳为什么不全面掌控?
3、收购后,江西康佳业绩次年变脸,康佳为何不强力干预实际经营?业绩年年不达标,为何知道最后才彻底闹掰?
4、朱新明自身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要离境?为什么不回来解决问题?
对于双方各执一词的发言,不能不能判定事实真相究竟是啥。这些问题,都有待相关机构进一步的调查。
2
连续14年扣非净亏损
康佳已深陷泥潭
作为曾经的国产彩电三巨头之一(其余两个是长虹、TCL),康佳集团深陷“举报门”背后,其实是这家老牌家电企业积重难返,每况愈下,连年亏损的现实。
根据深康佳A披露的最新财报,2024年康佳营收为111.15亿元,同比下滑37.73%;归母净亏损达到32.96亿元,同比扩大52.31%;扣非净亏损为32.06亿元,亏损情况十分严峻。
最令人惊叹的是,扣非净利润从2011年开始,长达14年处于亏损状态,1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额高达193亿元。相当于经营层面,康佳已经14年没赚过钱了。
(扣非净利润连续14年为负)
在2024年财报中,康佳集团将亏损总结为三大因素:主营业务持续亏损、新业务孵化不及预期,以及资产减值计提的拖累。康佳的主营业务就是传统的电子业务,目前彩电市场已经被海信、小米、TCL、创维等挤满,康佳艰难求生;半导体业务遭遇滑铁卢,未能突围成功;曾经的工贸业务,也在2023年从财报中消失;2024年,仅年度计提减值准备就高达13.45亿元,更是严重影响了净利润。
截至2024年末,康佳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92.65%,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流动负债达190.33亿元,而在手货币资金仅为41.16亿元。
康佳集团债券余额还有47亿元,仅今年7-10月到期的债券就高达24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若造假事件引发金融机构抽贷或债券违约,可能触发交叉违约条款,导致债务链断裂,进一步加剧康佳的债务风险。
截止4月15日,康佳集团及控股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新发生累计诉讼、仲裁金额合计为85,343.01万元,其中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诉讼、仲裁金额为64,772.56万元。然而,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的56.44亿元,暴跌至2024年的23.69亿元。相当于诉讼、仲裁中的金额占净资产的36%...
证券之星针对深康佳A的财务分析中,收益率、盈利、营收、成长、存货、营运、负债、偿债、成长、存贷等数十项指标判定,均属于较差水平,综合评分仅0.64分。在44家白电企业中排名垫底!
为了拯救康佳,目前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拟寻找其他央企接盘,进行专业化整合,目前尚无更新的消息。留给这家知名老牌企业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康佳啊,康佳,该如何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