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董事长突遭罢免!5000亿城商行,还能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吗

访客 2025-05-07 13:01:31 33825
董事长突遭罢免!5000亿城商行,还能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吗摘要: ■中美关税战,第一个受益国出现了来源 | 金融八卦女频道综合编辑丨墨墨、逍遥在广西,桂林银行是被最给予厚望的“种子选手”...

中美关税战,第一个受益国出现了

来源 | 金融八卦女频道综合

编辑丨墨墨、逍遥

在广西,桂林银行是被最给予厚望的“种子选手”相较于北部湾银行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不论是获得的资源还是规模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接下来,桂林银行不仅要加快解决 IPO 进程中的遗留问题,还要应对高层突然变动的情况。桂林银行能否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还要打个问号。

4月29日媒体披露,桂林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罢免吴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代表职务,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公告。

吴东此前任桂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4月28日,桂林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吴东已于今年4月卸任。

吴东发生变故或早已有征兆,桂林银行2023年、2024年发布的新春贺词均有吴东的签名落款,而2025年新春贺词落款为桂林银行。

去年8月桂林银行在中信证券上市辅导计划中,将于2025年4月至6月完成。4月21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桂林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第七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称该行日常经营中涉及若干法律诉讼尚未解决。

IPO推进关键时刻,高层又发生变动,桂林银行已经走了8年的上市之路,是否还要等待?

1

董事长突遭罢免

IPO停滞背后还藏着致命硬伤?

桂林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控股银行。在吴东任期内,桂林银行资产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大关,截至2025年3月末,并表资产总额5847.80亿元,是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单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广西首家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城商行,位列“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第295位。

公开资料显示,吴东今年53岁,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工作,后辗转至广西银监局、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2010 年,吴东加入桂林市商业银行(桂林银行前身),从副行长做起,于 2019 年 12 月正式出任桂林银行董事长,掌舵该行至今近 6 年。

4月28日,桂林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吴东已于今年4月卸任。接替吴东的张先德,与吴东同龄,拥有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中心支行任职,2011 年加入桂林银行后,历任财务部总经理、财务总监、副行长等职,2024 年起担任行长。

为什么吴东会在任期内突然辞职?

第二天就被报道了“原因”。原来4月28日,桂林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其中,会议决定罢免吴东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代表职务,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公告。

高层人事变动,受此事最直接的影响是,桂林银行IPO之路。

早在 2011 年,该行就提出上市目标,2018 年正式启动 IPO 相关准备工作,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2023 年 8 月,桂林银行正式进入 IPO 辅导期,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然而,根据中信证券 4 月 21 日披露的第七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桂林银行目前仍存在两大棘手问题:

一是部分自有房产土地未办理权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备案登记;二是该行在日常信贷等业务中涉及的部分法律纠纷和诉讼仍未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早在 2023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第二期辅导报告中就已被提及,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处理。

按照辅导计划,桂林银行原定于 2025 年 4 至 6 月完成辅导并制作上市申请文件,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一计划恐难按时完成。除了高层变动,桂林银行业绩增长与资产质量隐忧并存。

2

一季度净利润负增长、高层频繁变动,

这家银行还能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吗?

2024年报显示,桂林银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业绩仍保持一定韧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09.38 亿元,同比增长 5.56%;净利润 22.80 亿元,同比增长 10.21%。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 7.08% 至 5415.30 亿元,贷款总额增长 12.60% 至 3311.58 亿元。

不过,资产质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隐忧。2024 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 1.68%,拨备覆盖率为 131.94%。资本充足率为 11.67%,虽符合监管要求,但处于行业较低水平。银行在面对风险时的抵御能力有减弱。

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数据是,桂林银行不仅不良贷款率攀升,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处于大增长的趋势。2022-2024年,桂林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9% 、1.65%、1.74%,同期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金分别约为63亿、78亿、84亿。

今年一季度,桂林银行的相关数据也没有变好。

2025年一季度,桂林银行营业收入仅为31.5亿,同比降幅达11.3%、这是桂林银行20年来的首次两位数的营收下降。净手续费收入则同比下降超17.2%,总投资收益从上年同期盈利超4亿转为亏损0.44亿。

此外,今年一季度,桂林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也下降1.3%至1.04亿,这是2021年以来,桂林银行净利润增长再次由正转负。

如果二季度桂林银行再持续下滑,那么上市将再增一道“围墙”。

桂林银行还被曝光存在内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桂林银行多次被罚,涉及违法事项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承兑汇票贸易背景审核不严等。前段时间,桂林银行因涉及非洁净处置不良资产等问题被处以100万元罚单。

人事方面,高层的变动对桂林银行的影响也很大,单是桂林银行董监高层,近两年变动就很频繁,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桂林银行共有15位董监高成员相继离任。

此外,贷款集中度过高也是桂林银行不可忽视的问题。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桂林银行对第一大股东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授信风险敞口余额为663138.75万元,占资本净额比例为14.74%;截至2023年末,桂林银行重大关联交易授信风险敞口余额为1294011万元,占2023年末资本净的28.71%;2023年,桂林银行向前十大单一借款人发放贷款金额为1816348万元,占资本净额比例为40.29%。

在广西,桂林银行是被最给予厚望的“种子选手”相较于北部湾银行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不论是获得的资源还是规模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接下来,桂林银行不仅要加快解决 IPO 进程中的遗留问题,还要应对高层突然变动的情况。桂林银行能否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还要打个问号。

3

18家银行排队IPO

还有银行“长跑”近15年

桂林银行仅是排队银行IPO 、处于辅导阶段众多金融机构的一个“缩影”代表,经梳理,除桂林银行外,天津银行、甘肃银行、汉口银行、温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宁波通商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8家城商行,以及北京农商行、成都农商行、杭州联合农商行、江南农商行、如皋农商行、芜湖扬子农商行6家农商行年内1-3月辅导进展也于同期披露。

而在上述15家银行中,也不乏“长跑队员”,如汉口银行自2010年12月就已进行辅导备案,至今仍处于辅导期;港股上市银行天津银行回A长跑已近10年,该行在2015年8月进行辅导备案......

董事长突遭罢免!5000亿城商行,还能成为广西首家上市银行吗

从存在的问题看,这些中小银行上市目前仍面临存在的重要挑战大多聚焦在资本补充、股权结构、资产确权等。

距离2022年1月兰州银行在深交所上市,A股银行IPO已空窗了三年有余。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A股排队IPO银行中,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处于“已受理”状态;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状态;广东顺德农商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另外,2024年至今,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广州银行4家银行陆续撤回了上市申请,目前均处于“终止”状态。

IPO辅导方面,根据Wind数据,目前福建海峡银行、杭州联合农商行、汉口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均处于上市辅导备案期,其中汉口银行的辅导备案登记受理时间为2010年12月,距今已接近15年时间。

今年4月,海通证券发布了汉口银行的最新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汉口银行实施增资扩股以补充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资本持续消耗,资本充足指标仍面临一定压力。

梳理发现,目前处于IPO备案期的银行问题较多集中在房产权属以及股权问题上。

比如,与桂林银行类似,温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均存在房产权属问题。江苏如皋农商行、徽商银行等均存在股权问题。

事实上,大批中小银行坚持不懈地推进IPO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资本的迫切补充。相较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值为12.97%、农商行为13.48%,而在此背景下,对这些中小银行来说,IPO显然是为数不多的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之一......

除了内部原因,外部环境方面,当前银行股估值较低,新上市银行在定价时面临较大困难,从而导致银行股上市困难较大。而且当下,银行并非政策优先支持上市的领域,政策上往往鼓励一些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等上市,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4月29日,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全部揭晓。从业绩表现来看,过去一年,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万亿元,合计日赚约58.58亿元。其中,3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但“增利不增收”压力持续凸显,10家银行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时,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缩水。

根据八妹观察,近期“银行板块”涨势良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价屡创新高,但多家城商行的股价表现低迷。可见,上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自身有问题,上市了也未必有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