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来了?牛市狂欢中,一大波减持公告来袭
在牛市狂欢之际,减持公告频频出现,似乎预示着市场将迎来一波调整,投资者需谨慎应对,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众多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大股东或重要股东计划减持股份,这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走势的担忧,尽管牛市氛围浓厚,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市场变化,做好风险控制。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7月24日,A股三大指数继续高歌猛进,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反内卷”“海南封关”等题材火爆,多股涨停。
但一片欢腾之下,股东减持的步伐也在加速!当股东们默契地按下了收割键,这是否会给股市降降温?
1
一大波减持来袭
据同花顺问财,截至7月24日,本月A股公告摘要类型包含减持计划(含询价转让)的已达680个,涉及366家公司。
仅在7月22日这一天,就有15家公司股东要套现,涉及广联达、运机集团、三德科技、祥明智能等公司,有的公司甚至出现股东扎堆减持。
拉长时间来看,年初至今:
1月,127家公司的210位股东计划减持
2月,268家公司的485位股东计划减持
3月,254家公司的426位股东计划减持
4月,184家公司的284位股东计划减持
5月,403家公司的765位股东计划减持
6月,377家公司的727位股东计划减持
与之对应的是,1至4月,A股震荡明显,减持计划较少;5至7月,行情越走越强,减持纷纷来袭。
说明减持与市场行情明显正相关。
与此同时,实际的减持动作也越来越多。例如,1月份有10家公司股东实施了减持,6月则有69家公司股东实施了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对股价的冲击,询价转让越来越流行,今年上半年有近60家公司披露了股东询价转让计划,相当于2024年全年水平的85%。
另一边,1至7月(截至7月24日),披露增持计划的公司分别为21家、22家、45家、80家、31家、22家、23家。
这与减持时机相结合看,可发现股东们似乎深谙“高抛低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4月份的“关税风暴”,A股重挫,当时还有不少公司抛出了增持计划,投资者热血沸腾。
而如今才过去3个月,市场已经是另一番景象,关税战没有吓到A股,反而走出了漂亮的慢牛行情。
但是减持计划和减持落地增多,增持计划减少,也无疑说明,涨得越多,市场分歧越大,有人想冲进去,更有人想逃出来。
2
这些减持要避雷
密集的股东减持行为,其背后的动因并非单一,公告中常见的“个人资金需求”已成万能挡箭牌,但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
具体来看,抛出或实施减持计划的公司,这三类要注意避雷。
一是短期股价突然暴涨。
大股东是“最懂公司的人”。他们在暴涨后急吼吼套现,往往暗示当前股价已严重透支利好,甚至存在泡沫,利好再大,也架不住短期爆炒。
活生生例子是高争民爆,1.2万亿雅江水电工程的利好消息下,高争民爆连续四个涨停,累计涨幅达46%。
然而,当股民沉浸在第三个涨停狂欢日中时,公司控股股东西藏建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却悄悄减持了12.81万股,套现658万元。
尽管雅江项目被认为将拉动民用炸药需求,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以及公司当前 100 倍的市盈率,暗示着股价可能已严重偏离基本面。
二是业绩承压时实控人减持。
公司所在行业不景气或自身业绩下滑,前景不明朗。此时,实控人或大股东非但不护盘,反而减持套现,这严重打击信心!
这不仅暴露出实控人对公司短期复苏缺乏信心,更凸显其个人资金需求优先于公司利益,加剧市场对治理结构的担优。
白酒行业今年压力山大,同行纷纷增持护盘。
然而,已失守徽酒老二地位的口子窖,实控人之一(初代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安省却在7月20日宣布,计划大宗交易减持1000万股(占总股本1.67%),按现价,拟套现超3.4亿。
行业寒冬,实控人带头“跑路”,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么?市场对公司信心难免动摇。
三是重要股东接连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
如果公司重要股东接连减持甚至进行清仓式减持,这通常是一个危险信号。
拉卡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2022年以来,拉卡拉的重要股东孙浩然(创始人孙陶然弟弟)和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持续减持。
孙浩然从2022年5月起年年减持,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套现超4.6亿元,并计划2025 年6月12日至9月11日期间清仓剩余股份。
而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也在2022年减持套现2.9亿元后,于今年7月1日再次宣布减持计划,拟套现超7亿元。
这种频繁的减持行为与拉卡拉业绩下滑密切相关。因支付行业竞争加剧,拉卡拉业务单一,业绩颓势尽显,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23.26%,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更是腰斩。
有意思的是,公司一边被股东“抛弃”,一边蹭着稳定币的概念,计划赴港股IPO,这一行为被市场戏称为 "去港股找接盘侠"。
3
考验投资者信心的时刻
业内观点认为,合理减持是正常市场行为,长期看影响有限。但短期密集减持,尤其对小盘股、高估值股,会造成实实在在的资金压力和情绪冲击。
证监会已明确表态 “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重点打击“绕道减持”(如利用衍生品、融券等复杂手段)。今年5月,中核钛白实控人就因违规“绕道”减持被重罚2.35亿元,监管为投资者“撑腰”的态度鲜明。
尽管近期减持密集,但多数券商对市场后期走势仍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牛市的必要条件将逐步累积;中信证券则指出,市场处于多头周期中,但需等待美联储政策落地和科技产业新催化。
然而,投资者也需警惕高位波动风险,尤其是在减持潮的背景下,市场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